日期:2010-9-23
回复老百姓 1:12:31
那时候反过来学习英语也是很有力的
回复 笨 笨 1:12:41
那个软件是简单的图画解释意思,
回复 笨 笨 1:12:57
现在用电影来达到同样的目的,容量大了许多
回复老百姓 1:13:37
每个字母都有意思,所以一些不会的英文单词,只要将每个字母的汉语读音连起来就理解了
回复老百姓 1:14:02
看电影速度快,就是电影信息量大
回复 笨 笨 1:14:02
就像公式一样,代入数据就能解开了
回复老百姓 1:15:00
有时候只要练习一个单词的200种语言,一天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回复 笨 笨 1:16:02
意思说假设去练习200种不同语言中“你好"的说法?
回复老百姓 1:16:02
因为任何语言的单词都是学不完的,学会了还会忘记,只有见到临时看懂才能保证正常的阅读理解的流畅性
回复老百姓 1:16:32
可以,进行汉语音译练习不同语言
回复老百姓 1:16:50
还有800种语言的短语
回复 笨 笨 1:16:56
基本上日常生活的电影都涉及到了,也就差不多叫“学完了单词”。因为那些不常见的单词平时也不用。
回复 笨 笨 1:17:14
不过800种语言的这种东西上哪找。。。
回复老百姓 1:17:29
不常用的单词,就是在阅读中临时理解就可以了
回复老百姓 1:17:40
我的帖子里面有
回复老百姓 1:18:09
多语言常用语
回复 笨 笨 1:18:33
其实看看汉语词典就能明白,凡事在里面看到的生词基本上都是古语,或者地名用语,要不然就是没见过的动物或者植物以及一些抽象的化学物理科技词。。。即使不会也不影响对汉语的理解。。。
回复老百姓 1:18:50
所以当你练习一次,就会体会出来汉语英译适应于任何语言
回复 笨 笨 1:18:58
电驴上貌似有100种语言的常用句的软件,可以用来研究研究
回复老百姓 1:19:15
可以
回复 笨 笨 1:19:49
先把能灌的东西先灌进去,脑袋里德数据库足够大,解决问题才会变得容易
回复老百姓 1:20:20
联想能力实际上就是在于自己是否想
回复 笨 笨 1:20:49
据说掌握的语言越多再去学习新的语言就越容易,一通百通。
回复 笨 笨 1:21:03
比掌握第二语言容易很多
回复老百姓 1:21:11
实际上一个汉语读音,就是想的不是最好也能理解,因为一个外语读音有很多汉语读音的意思是可以理解的
回复 笨 笨 1:21:19
几乎所有音都见过了,
回复 笨 笨 1:21:39
结构也都知道了,就差不多都容易学
回复 笨 笨 1:21:52
比如?
回复老百姓 1:21:54
实际上我们学习外语不行,还是汉语不同的同音字之间的联系没有把握住的原因
回复老百姓 1:22:15
http://www.sytym.com/bbs/read.php?tid=11671&toread=1&page=1 回复老百姓 1:23:04
今天太晚了,你可以看看里面的例子,还有辅导学员一个晚上200种语言的短语的QQ内容
回复 笨 笨 1:23:49
好的,明天再研究了,很晚了,今天不好意思耽误孙老那么久
回复老百姓 1:24:05
记忆汉语比外语容易,这是因为母语应用多的原因
回复 笨 笨 1:24:18
很熟练
回复老百姓 1:25:43
比如韩语的课文学习一遍,用汉语音译的句子一边就可以记住,我们如果用韩语来记忆恐怕有练习很多遍
回复 笨 笨 1:26:20
是这样的,因为不熟悉的东西就难记,利用熟悉的去记就会事半功倍
回复老百姓 1:26:51
这就是用汉语的能力直接转换为外语能力,这是获得学习法
回复 笨 笨 1:27:13
其实这就是母语的学习方式
回复老百姓 1:27:20
而平常将外语当做外语来练习的,叫习得学习法
回复 笨 笨 1:27:41
小孩子学习母语也是用已经知道了的词语去学习未知的词语,如果完全什么都不知道的话,那就没办法学任何东西了。
回复老百姓 1:27:41
习得学习法得到母语能力是很难的
回复 笨 笨 1:28:19
练习的那种有点简单问题复杂化
回复 笨 笨 1:28:33
以前有个德国语言学家就喜欢用母语来学外语,
回复老百姓 1:28:38
获得学习法,自己相同了一个问题,当时就得到了和母语一样的一个能力
回复 笨 笨 1:28:44
意思是类似直译的办法
回复 笨 笨 1:28:55
知道意思去代替繁琐的语法解释
回复老百姓 1:28:57
直译就是音译
回复 笨 笨 1:29:36
他那种办法很好用
回复老百姓 1:29:44
学习语言也是这样进行音译,进行直译,把语法当做学习的材料
回复 笨 笨 1:29:55
利用现有的母语能力去获取外语
回复 笨 笨 1:30:18
这样就不用繁琐的语法了
回复老百姓 1:30:43
我练习俄语语音法的时候,那是第一次遇到语言,因为英语我没有学习语法,那时就是打字一遍当时就理解了
回复老百姓 1:31:23
当然现在的忘记了,但是有了一次体验,以后就可以这样练习语法了
回复老百姓 1:32:08
我的很固执的不学语法,现在的刚开始学习语法,不过是采用获得直译的方法学习语法
回复 笨 笨 1:32:23
其实知道了意思再把那种顺序原封不同习惯了就会语法了,单独去学的语法反而不是语法,是一堆杂乱的描述
回复老百姓 1:32:41
对,语法就是语序
回复 笨 笨 1:33:04
语序知道了也就学到了大半
回复 笨 笨 1:33:21
语法其实可以放到最后去学
回复 笨 笨 1:33:51
我倒感觉语法其实是补充
回复老百姓 1:33:52
一些外语的学习材料很少,任何材料都可以同
回复老百姓 1:34:31
比如缅甸语连网页都没有
回复 笨 笨 1:34:59
就像学韩语一样里面很多助词,以前不理解,后来看电影电视剧遇到的多了就很有感觉了知道意思了,再去看语法就感觉很轻松,就是补充了知识一样的感觉
回复 笨 笨 1:35:20
缅甸语的教材也只有那么1,2种,确实太少
回复老百姓 1:35:28
实际上就是汉语方言的儿化音
回复 笨 笨 1:36:04
就像汉语的 了 ...就...才...即使...也。。而
回复 笨 笨 1:36:10
他的那些所谓助词,就是这些东西
回复 笨 笨 1:36:19
语法书把它们描述得十分复杂
回复老百姓 1:36:19
学习语法容易给人很难的误导
回复 笨 笨 1:36:31
实际上把实际意思带入进去什么都理解了
回复 笨 笨 1:36:41
哪还要去啃那么蹩脚的语法书..
回复老百姓 1:36:40
是
回复 笨 笨 1:37:09
像那些语法书非说是什么“宾格助词”
回复 笨 笨 1:37:16
一般人听了都糊涂
回复 笨 笨 1:37:25
其实就是汉语的“把...”
回复 笨 笨 1:37:57
他里面非要解释成 宾格助词,
回复 笨 笨 1:38:10
实际就是“苹果+宾格 拿来”
回复 笨 笨 1:38:15
意思就是把苹果拿来
回复老百姓 1:38:25
术语没有用,只有语音的汉字有用
回复 笨 笨 1:38:27
直接告诉是“把”不就很方面了
回复 笨 笨 1:38:46
外语学不好也就是被这些专家发明的术语给蒙蔽了眼睛
回复 笨 笨 1:39:04
都忽略了语音和意思才是语言的根本
回复 笨 笨 1:39:12
都去搞没用的东西了,
回复 笨 笨 1:40:09
其实好的翻译学院的教学方式和这个电影的办法也很像
回复老百姓 1:40:33
实际上语法书只是讲解了一部分语法现象,实际语言的语法是具体的,丰富多彩的,也是教材无法概括完整的
回复 笨 笨 1:40:47
他们是老师直接用外语说话,笔画,让同学先听,然后自己猜意思,第一节课毫无基础的人也这样,后来慢慢也就知道意思了
回复 笨 笨 1:40:55
也就是那种办法
回复老百姓 1:41:11
就是想语言的变音一样,讲很多变音规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回复 笨 笨 1:42:22
是这样的,这个是实质
回复老百姓 1:42:41
http://www.sytym.com/bbs/read.php?tid=10951 回复老百姓 1:43:00
这个是我学习的体会和范例
回复 笨 笨 1:43:32
好的我明天仔细研究研究
回复老百姓 1:43:38
我刚学习到语法的原理,翻译的原理已经理解了
回复 笨 笨 1:43:56
我得睡觉去了
回复老百姓 1:44:05
后面还有4个人没有学
回复 笨 笨 1:44:12
很有用处这个研究
回复老百姓 1:44:23
再见,早点休息
回复 笨 笨 1:44:50
孙老也早点休息,晚安
回复老百姓 1:44:59
http://www.sytym.com/bbs/read.php?tid=10966 回复老百姓 1:45:09
这个是原理
回复老百姓 1:45:21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