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闻老师说,看到单词后,不要立即去想中文意思,而要想象出场景,把单词或句子的解释,在大脑中形成一种场景,类似于右脑思维了,这样既能摆脱想汉语解释的问题,而且时间久了,也易形成右脑思维,形象思维,促进英语思维的形成。
2.书多百遍,其义自现。读多了后,一遍就会懂了单词的意思,而且对句式也能掌握了。自然而然地学会断句,如果不会断句,就不会正确地理解单词的含义,如有动词、介词、从句的地方。在自然而然的断句过程中,可能也是对语法自然提高的过程吧,不知我理解对不对。一开始读字典,会一个字一个字地去读,但读多了,就会形成句群读了,象压码读字典中那样,一眼看6-7个单词,甚至更多,速度和理解力都提高了。
3.读单词的解释读多后,会觉得只读解释是不够的,还有读例句的需要。读例句更能促进对单词的理解,并学会具体运用。解释、例子都懂了,就要抄写了(这是另一种压码法了),只知道意思已不够了,要会写,抄多了,读了音就会写了,学一段时间后会有新的需求,边说边看边抄(是不是纵向法了)。
4.快速、大量查,集中攻克困难,而不是小量多次。我觉得对于自己查过的单词,至少连续读10遍或更多,才能起到更好的效果,仅读几遍是远远不够的,形不成量化的刺激。
5.查字典,读字典多了后,对于如何快速界定、定义、描述一个单词或一个事物非常有帮助,这也是我查读柯林斯的感受。例如,如何定义一个水杯,我可以这样说,用自己的话说:
It is often made of glass and you can use it to courtain water or other liquid subatances .
bed,我用自己的话说(不很正确),It is usually made of wood, which people lie on at night during sleeping ,柯林斯中是这样定义的A bed is a piece of furniture that you lie on when you sleep.
查字典越多,就越容易定义和描述一个事物,当然我的水平还比较差,在语法上等还有不少错误,需要改进。但是如果用多了,自然会不断进步的,对于以后口语学习也会大有裨益的。象新闻老师说得那样,用自己的话把解释和例句复述出来,用自己的话说出来,举出例子来,用另外的句式改变它,用相近的单词代替它,用单词解释单词、词条。这对我启发非常大,我原来也没有专门练习用英语,去定义一个词或事物,但听了新闻老师这么说了后,试了试,不管正确如否,也能对常见的一些东西说两三句。
6.新闻语录:
(1)压码抄写,读已经不够了,就要写,自己读一遍,听写自己的东西。
(2)练习的方向,练眼,看到哪里,读到哪里,写到哪里。
(3)学习主线要清楚,先把十个方法学会。
(4)再熟练,每个方法可能要几个月才能达到目的。
(5)因人基础不同,时间会有差异,但大方向是正确的。
(6)每个方法的目的达到了就可以练习下一个方法
(7) 压码法一定要快速,要有感觉,不去做,很快就易忘记。
(8)要把每个方法坚持下来,就会有很大的收获。
7.准备工作中,学会纵向法朗读的程序,会读,会用英文通,配套方法是进一步深化,方法会了,去大量练习,量变到质变。
2007-10-14:我理解这篇文章,虽然是介绍纵向法,我想其他方法和其相同。其中有一句话,可以用于来解释“3.压码听懂的感觉”中我所想到的“大脑印出图像”的含义。内容如下:“新闻老师说,看到单词后,不要立即去想中文意思,而要想象出场景,把单词或句子的解释在大脑中形成一种场景,类似于右脑思维了”,我在这两天的研读文章后,感觉是大脑始终要有场景,我理解的场景可以是一行行的文字,也可以是VCD对话的人物形象或是他们工作的电视台的景象。
2007-12-11:我仍然没有学会查字典,很羡慕他们查字典的神速。
[ 此贴被ligengbeng在2009-01-21 10:10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