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352阅读
  • 490回复

中医经络检测仪检测体会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80 发表于: 2012-07-26
下面我写一下今天学习的心得体会:
   为什么疾病是从太阳病向厥阴病传变?
   这是因为:
   五行相生是按照木生火,火生金,金生水,水生木进行的。逐一传变。
   五行相克是按照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进行的。隔一传变。
   也就是肝克脾,脾克肾,肾克心,心克肺,肺克肝。
   受到伤寒首先的是太阳病,太阳病好就会发展到阳明病,阳明病不好,就会发展到少阳病,少阳病不好,就会发展到太阴病,太阴病不好,就会发展到少阴病,少阴病不好,就会发展到厥阴病。
   而任何疾病都是从肝病的虚证开始的,逐步经过传变最后达到肝实证,治疗的顺序正好相反,有了肝实证,是最难治疗的。你治疗的顺序也是先治好了肺病、心病、肾病、脾病,最后剩下的一定是肝实证。
   有没有突破这个传变的,就是跳跃传变和逆向传变规律。
   假如你的了肝虚病没有治好,肝木克脾土,你就同时得了肝虚病、胆虚证、脾虚证和胃虚证,这时已经同时得了四种病,如果没有治好,脾土克肾水,就会增加肾虚证和膀胱虚证,就是同时的了六种病,如果还没治好,肾水克心火,就会同时得心虚证、小肠虚证、心包虚证和三焦虚证,一下子的了10种病,如果你好没有治好,心火克肺金,就会得肺虚证、大肠虚证,12正经的虚证你就得全了。如果你还不能治好肝虚证,心肝脾肺肾就可能变为实证,也就是慢慢就会发生器质性变化,有虚证变为实证了。
   如果你是肝实证,肝火上炎,干活很旺盛,就一下子跳过脾肾,比如你一发火,一生气就会马上胸部郁闷、心慌、心悸怔忡,直接进犯到心脏,很不舒服的感觉,严重的可能引发心脏病发作心绞疼。
   太阳病是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阳明病是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少阳病是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太阴病是少太阴肺经、足太阴脾经,少阴病是手少阴心经、足少阴肾经,厥阴病是手厥阴心包经、足厥阴肝经。这是阴阳同名病对应关系。
   由于几个关系不一定是一个疾病一个疾病传变的,因为心和小肠脏腑相表里,肺经和大肠经脏腑相表里,脾经和胃经脏腑相表里,神经核膀胱经脏腑相表里,肝经和胆经脏腑相表里,这是脏腑表里关系。
   还有一个对应关系就是八卦斜角对应关系,叫做脏腑别通传变规律,肺经和膀胱经为别通脏腑,心包经和胃经为别通脏腑,心经和胆经是别通脏腑,肾经和三焦经是别通脏腑,肝经和大肠经是别通脏腑。这样传变关系就会复杂起来,所以会有逐步传变和跳跃传变的关系。
   那个象数数字为什么会胸闷呢?就是肝经传到脾经、脾经传到肾经、肾经传到心经,还没有传变到肺经就全部到达了心经,象数不同于身体疾病慢慢的传变是通过气血直接变化的,所以这个速度很快,一步到位到达心脏了,所以本来想先学下这些传变的象数,再进行修改为破解传变象数加进去的,所以直接就出现心悸、心慌、胸闷的感觉了。
    这时候,我灵机一动,由于胸闷的厉害,就来不及写下去了,直接快速连续默念三遍003,003,003,心口的胸闷一下子就破解了,从写下这组数字到默念这组数字前后只有几秒钟时间,一个六经传变疾病和六经反向传变治疗疾病的过程就浓缩在几秒钟同时完成了。
   人为制造了疾病。人为治疗了疾病。一下子对疾病的形成和治疗过程的规律和理论就变成了一次难得的实践证实过程了。因而上面的现象就真实得发生了。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81 发表于: 2012-07-27
学中医最重要的触摸到那些看不见的经络
   12正经看不见,现代科学无法证实,但是大家都会确信无疑的知道它的存在。实际上学习起来经常会事实而非。有的人说的对了,就是给你一个金条,你也不知道捡起来,还会当做垃圾,有的人给你一堆垃圾,你可能当做宝贝。就看你是不是货了。如何触摸经络,感受经络,印证筋络,梨子的味道你要亲自尝一尝。自己要进行模拟。
    比如说昨天有人可能还是专家说我一看到有人说五行学说就知道这个人一定是胡说八道。这是不学无术的骗子。我想贴在这里,但是不要了,以防误导。我用自己的一次冒险行动已经证实了。
    学习中医最难的就是没有师傅,不会用理论指导临床实践比如针灸的效果如何要自己给自己针灸是练出来的。为什么,因为大家经常说的穴位治疗什么疾病,你没有实践过,根本就不会重复别人的疗效。因为需要辩证治疗。你最不会的就是这个辩证。不对症一切都是个0.
   还有一个就是对症了,你根本就不知道,你看不到,一些分析起来很复杂,你不知道对不对。分析起来只要有一步错了就全盘都错。所以自己不敢随便开中药吃着玩进行试验,因为中药偏性,开错了会伤害自己的身体。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82 发表于: 2012-07-27
学中医最重要的触摸到那些看不见的经络
   12正经看不见,现代科学无法证实,但是大家都会确信无疑的知道它的存在。实际上学习起来经常会事实而非。有的人说的对了,就是给你一个金条,你也不知道捡起来,还会当做垃圾,有的人给你一堆垃圾,你可能当做宝贝。就看你是不是货了。如何触摸经络,感受经络,印证筋络,梨子的味道你要亲自尝一尝。自己要进行模拟。
    比如说昨天有人可能还是专家说我一看到有人说五行学说就知道这个人一定是胡说八道。这是不学无术的骗子。我想贴在这里,但是不要了,以防误导。我用自己的一次冒险行动已经证实了。
    学习中医最难的就是没有师傅,不会用理论指导临床实践比如针灸的效果如何要自己给自己针灸是练出来的。为什么,因为大家经常说的穴位治疗什么疾病,你没有实践过,根本就不会重复别人的疗效。因为需要辩证治疗。你最不会的就是这个辩证。不对症一切都是个0.
   还有一个就是对症了,你根本就不知道,你看不到,一些分析起来很复杂,你不知道对不对。分析起来只要有一步错了就全盘都错。所以自己不敢随便开中药吃着玩进行试验,因为中药偏性,开错了会伤害自己的身体。所以唯一可以做到的就是象数疗法,你只要心中想一下,就可以立即检验到效果如何。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83 发表于: 2012-07-27
经络病是可以摸得着的。
    既然知道了是肝经的疾病我们就可以到肝经循经路线去摸一摸,疼痛点一下子就发现了,一个是大拇指关节疼、一个是腿肚子内侧点疼,你可以经一条经络进行按摩检查一遍疼痛点,就知道怎样按摩治疗了。
   学习经络必须对十二正经的路线弄清楚,先从左右手的五指确定手三阳经、手三阴经,再从足的五趾头确定足三阳经、足三阴经的起始点。将12正经四肢开始位置排列好。你就可以实验着每个经络往上按摩找疼痛点进行治疗。最关键的中间位置就是手腕的6条经络是手经的6条经络的原穴,足的六条经络原穴位置不如手腕那样统一,你找到按照五个趾头来定位,然后你慢慢就可以记住足部的五输穴了。
   肘窝位置一圆圈的12经络在哪里,这样你就可以通过手腕和肘腕的6条经络之间自己按摩下来看看和体表是否一样。继续寻找腋窝的经络也定位下来位置,你就可以将肘窝和腋窝之间的每条经络路线摸一边,你摸一边自己记忆就十分清楚了。
   足三阴足三阳的位置在定位脚趾头以后脚腕附近经络位置,腘窝位置的6条经络定位好,顺着没条经络按摩到大腿根。这样你就对简单的12正经有一个大概了解了。胸部腹部的经络实际上是比较好看的,但是你开始可以先不学,因为这里的穴位离开心脏肝脏脾脏肺脏最近,一定要小心。
   肝经的疾病,大趾头、大小腿内侧、阴部、胁肋、胸、喉咙、眼、头顶如果有的部位疼痛,很可能就是肝经的疾病造成的。
   看看肝经疾病是否影响到了胆经,因为肝经和胆经相表里,是否影响到了脾经,因为肝经第一个相克的就是脾经,肝经第一个传到的疾病就是脾经,因为肝-脾-肾-心-肺进行传导的,脾经和胃经相表里,你要看看胃经和脾经的循经路线有没有疼痛点。是否有消化系统的疾病,是否有咳嗽,是否因为肝胆供血不足影响到睡眠,因为睡眠不足是一切疾病的根源。肝经、脾经和心经检测的结果,和睡眠不足、胸闷、心脏病、眼疼之间的原因一切就非常明朗了。
因为经络之间的疾病按照每个经络单个的症状来判断是很难的,往往太阳病和膀胱经症状很相似,太阳病和少阳病合病,太阳病和少阳病合病,会造成多个经络异常。气血增加,阴经能量很强,阳经能量很弱的现象,我们通过拍打和拉筋一下子就是很多经络打通了,能量一下子就变成高能量了,你可以看到自己为什么三阴经比较强是实证,三阳经还是比较弱的原因了。判断三阴经还是三阳经是异常对于治疗疾病就很快找到办法了。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84 发表于: 2012-07-27
我们在治疗疾病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将12正经整体的打通,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拍打肘窝附近一圈6个经络,拍打腘窝附近一圈打通足的六条经络,你拍打出痧了一下子就发现了疾病在那个经络,继续拍打就打通了经络。剩下的就是拍打手背和足背的打通四肢末梢的经络。我提供了不同部位的分筋法的按摩不同部位的拉筋方法比较细腻,你可以慢慢练习,首先最难拉筋的部位就是膀胱经,所以你用拉筋凳来拉筋效果很立即知道自己拍打的打通经络还很不够,只要你的拉筋疼的厉害,就说明自己的力道不够,针灸、拔罐和放血力道都不如拍打和拉筋,最主要的是12正经的铺盖面不够,力道不足以治疗几十年长期积累的伤寒寒湿的气血淤积。
  12正经一起打通你可以立即消除大部分疾病的症状。
  而你已经通过经络仪检测出来了最主要的经络异常是肝经实证、脾经虚证和心经实证,其实我的12经络的数值是很好的,说明拍打和拉筋完成了第一步的主要任务,红线几乎没有,黄线很少只有一两根,这样自己心中就有数了。但是上实下虚证是最难治疗的疾病,你仅仅停留在拍打拉筋上还不够,所以象数疗法针对哪个经络的症状就采用补泻的象数处方来治疗,这样就有的放矢。立竿见影的效果,针对的是整个经络和具体的症状眼睛、睡眠和胸闷。我们采用的是五行相生自己进行配方效果检验。
  了解了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的伤寒传变规律,肝到脾、到肾、到心、到肺,再到肝的传变规律,象数疗法就可以起到辨证治疗的效果。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85 发表于: 2012-07-27
视频: 求医不如求己 足厥阴肝经篇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TIyNzU2MTY=.html

肝主疏泄,愉悦,生气了就是肝经堵在了,肝主藏血,约束,肝脏生病了脑淤血,视网膜出血,肝主宗筋,男性生殖疾病,一定要打通。
胆经的位置,起点在足大趾外侧趾甲角,终点在期门穴乳下1.5寸。
太冲穴可以给心脏供血,是肝经的原穴,肝经的总开关,太冲穴是消气穴,效果做好的加上下面一寸的地方大脚趾和二脚趾之间的穴位行间穴,推到下面去就好了。揉破了没有神奇的效果,揉破了就错了,揉到皮了没有揉到肉里,在骨缝里面掐的方法才能揉到里面去,从上往下揉,揉到下面的行间穴疼了就达到目的了。揉行间穴不疼了,心火也泄掉。
内踝上五寸蠡沟穴,妇科穴,五寸的位置在内踝上四个手指头是三寸,再三个手指头是五寸,找疼痛点就是。
章门穴在肋骨的边沿,简单方法,将手贴在脸上,肘尖的位置就是大概位置,章门穴人体贵重的材料,五脏最重要,通着五脏,按着一个穴可以调节五脏,是脾经的募穴,脾经的功能的气血都聚集到这里人体八大要穴之一,功能是敲打这里疏肝健脾,把肝气郁结疏散掉了,把脾的功能增强了,脾是管运化的,增加胆汁的分泌。

最主要的穴位:太冲穴和章门穴。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86 发表于: 2012-07-27
足厥阴肝经


  足厥阴肝经:从大趾背毫毛部开始(大敦),向上沿着足背内侧(行间、太冲),离内踝一寸(中封),上行小腿内侧(会三阴交;经蠡沟、中都、膝关),离内踝八寸处交出足太阴脾经之后,上膝腘内侧(曲泉),沿着大腿内侧(阴包、足五里、阴廉),进入阴毛中,环绕 部,至小腹(急脉;会冲门、府舍、曲骨、中极、关元),夹胃旁边,属于肝,络于胆(章门、期门);向上通过膈肌,分布胁肋部,沿气管之后,向上进入颃颡(喉头部),连接目系(眼球后的脉络联系),上行出于额部,与督脉交会于头顶。它的支脉:从“目系”下向颊里,环绕唇内。它的支脉:从肝分出,通过膈肌,向上流注于肺(接手太阴肺经)。

足厥阴肝经穴(图)
                                    
足厥阴肝经穴

  本经一侧14穴(左右两侧共28穴),其中12穴分布于下肢内侧,其余2穴位于腹部及胸部。首穴大敦穴,末穴期门穴。主治泌尿生殖系统病症、神经系统病症、肝胆病症、眼病及本经脉所经过部位之病症。
  本经穴位:大敦穴、行间穴太冲穴中封穴蠡沟穴中都穴膝关穴曲泉穴阴包穴足五里穴阴廉穴急脉穴章门穴、期门穴

(1) 大敦穴 LR1 Dà dūn
[定位]在足大指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
[解剖]有足趾背动、静脉;布有腓神经的趾背神经。
[主治]疝气,缩阴,阴中痛,月经不调,血崩,尿血,癃闭,遗尿,淋疾,癫狂,痫证,少腹痛。
[配伍]配内关穴水沟穴治癫、狂、痫和中风昏仆;配膻中穴天突穴间使穴治梅核气。
[刺灸法]斜刺0.1--0.2寸,或用三陵针点刺出血;可灸。
[附注]肝经井穴。

(2) 行间穴 LR2 Xíng jiān
[定位]在足背侧,当第1、2趾间,趾蹼缘的后方赤白肉际处。
[解剖]有足背静脉网;第一趾背侧动、静脉;腓神经的跖背侧神经分为趾背神经的分歧处。
[主治]月经过多,闭经,痛经,白带,阴中痛,遗尿,淋疾,疝气,胸胁满痛,呃逆,咳嗽,洞泻,头痛,眩晕,目赤痛,青盲,中风,癫痫,瘛疭,失眠,口喎,膝肿,下肢内侧痛,足跗肿痛。
[配伍]配睛明穴治青光眼、降眼压;配太冲穴、合谷穴风池穴百会穴治肝火上炎、头痛、眩晕、衄血;配中脘穴肝俞穴胃俞穴治肝气犯胃之胃痛;配中府穴孔最穴治肝火犯肺干咳或咯血。
[刺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
[附注]肝经荥穴。

(3) 太冲穴 LR3 Tài chōng
[定位]在足背侧,当第1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
[解剖]在拇长伸肌腱外缘;有足背静脉网,第一跖背侧动脉;布有腓深神经的跖背侧神经,深层为胫神经足底内侧神经。
[主治]头痛,眩晕,疝气,月经不调,癃闭,遗尿,小儿惊风,癫狂,痫证,胁痛,腹胀,黄疸,呕逆,咽痛嗌干,目赤肿痛,膝股内侧痛,足跗肿,下肢痿痹。
[配伍]配大敦穴治七疝;泻太冲穴、补太溪穴复溜穴治肝阳上亢之眩晕;配合谷穴为开四关又治四肢抽搐;配肝俞穴、膈俞穴、太溪穴、血海穴治贫血、羸瘦;配间使穴、鸠尾穴心俞穴、肝俞穴治癫狂痫。
[刺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
[附注]肝经输穴、原穴。

(4)中封穴 LR 4 Zhōng fēng
[定位]在足背侧,当足内踝前,商丘与解溪连线之间,胫骨前肌腱的内侧凹陷处。
[解剖]在胫骨前肌腱的内侧;有足背静脉网;布有足背侧皮神经的分支及隐神经。
[主治]疝气,****痛,遗精,小便不利,黄疸,胸腹胀满,腰痛,足冷,内踝肿痛。
[配伍]配胆俞穴阳陵泉穴、太冲穴、内庭穴泄热舒肝,治黄疸、疟疾;配足三里穴、阴廉穴治阴缩入腹、****痛、遗精、淋症、小便不利。
[刺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
[附注]肝经经穴。

(5) 蠡沟穴 LR5 Lì gōu
[定位]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5寸,胫骨内侧面的中央。
[解剖]在胫骨内侧面下三分之一处;其内后侧有大隐静脉;布有隐神经的前支。
[主治]月经不调,赤白带下,阴挺,阴痒,疝气,小便不利,睾丸肿痛,小腹痛,腰背拘急不可俯仰,胫部酸痛。
[配伍]配百虫窝穴阴陵泉穴三阴交穴治滴虫性阴道炎;配中都穴、地机穴中极穴、三阴交穴治月经不调、带下症、睾丸炎;配大敦、气冲治睾肿、卒疝、赤白带下。
[刺灸法]平刺0.5--0.8寸;可灸。
[附注]肝经络穴。

(6) 中都穴 LR6 Zhōng dū
[定位]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7寸,胫骨内侧面的中央。
[解剖]在胫骨内侧面中央;其内后侧有大隐静脉;布有隐神经的中支。
[主治]胁痛,腹胀,泄泻,疝气,小腹痛,崩漏,恶露不尽。
[配伍]配血海穴、三阴交穴治月经过多和崩漏、产后恶露不绝;配合谷穴、次髎穴、三阴交穴治痛经;配脾俞穴、阴陵泉穴治白带症;配足三里穴、梁丘穴治肝木乘土之腹胀、泄泻;配太冲穴治疝气;配三阴交穴、阴陵泉穴、膝阳关穴、膝关穴、伏兔穴箕门穴治下肢痿痹瘫痛。
[刺灸法]平刺0.5--0.8寸;可灸。
[附注]肝经郄穴。

(7) 膝关穴 LR7 Xī guān
[定位]在小腿内侧,当胫骨内髁的后下方,阴陵泉后1寸,腓肠肌内侧头的上部。
[解剖]在胫骨内侧后下方,腓肠肌内侧头的上部;深部有胫后动脉;布有腓肠内侧皮神经,深层为胫神经。
[主治]膝膑肿痛,寒湿走注,历节风痛,下肢痿痹。
[配伍]配足三里穴、血海穴、阴市穴、阳陵泉穴、髀关穴、伏兔穴、丰隆穴治中风下肢不遂、小儿麻痹等;配委中穴、足三里穴治两膝红肿疼痛。
[刺灸法]直刺0.8--1寸;可灸。

(8) 曲泉穴 LR8 Qū quán
[定位]在膝内侧,屈膝,当膝关节内侧端,股骨内侧髁的后缘,半腱肌、半膜肌止端的前缘凹陷处。
[解剖]在胫骨内髁后缘,半膜肌、半腱肌止点前上方;有大隐静脉,膝最上动脉;布有隐神经、闭孔神经,深向腘窝可及胫神经。
[主治]月经不调,痛经,白带,阴挺,阴痒,产后腹痛,遗精,阳痿,疝气,小便不利,头痛,目眩,癫狂,膝膑肿痛,下肢痿痹。
[配伍]配丘墟穴、阳陵泉穴治胆道疾患;配肝俞穴、肾俞穴、章门穴、商丘穴、太冲穴治肝炎;配复溜穴、肾俞穴、肝俞穴治肝肾阴虚之眩晕、翳障眼病;配支沟穴、阳陵泉穴治心腹疼痛、乳房胀痛、疝痛;配归来穴、三阴交穴治肝郁气滞之痛经、月经不调;
[刺灸法]直刺1--1.5寸;可灸。
[附注]肝经合穴。

(9) 阴包穴 LR9 Yīn bāo
[定位]在大腿内侧,当股骨上髁上4寸,股内肌与缝匠肌之间。
[解剖]在股内肌与缝匠肌之间,内收长肌中点,深层为内收短肌;有股动、静脉,旋股内侧动脉浅支;布有股前皮神经,闭孔神经浅、深支。
[主治]月经不调,遗尿,小便不利,腰骶痛引小腹。
[配伍]配交信穴治月经不调;配关元穴、肾俞穴治气虚不固之遗尿;配箕门穴、足五里穴、血海穴治膝股内侧疼痛,小儿麻痹的肌萎缩。
[刺灸法]直刺0.8--1寸;可灸。

(10) 足五里 LR10 Zú wǔ li
[定位]在大腿内侧,当气冲直下3寸,大腿根部,耻骨结节的下方,长收肌的外缘。
[解剖]有内收长肌,内收短肌;有股内侧动脉浅支;布有闭孔神经浅支和深支。
[主治]少腹胀痛,小便不通,阴挺,睾丸肿痛,嗜卧,四肢倦怠,颈疬。
[配伍]配三阳络、天井穴、历兑穴、三间穴治嗜卧欲动摇。
[刺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

(11)阴廉穴 LR 11 Yīn lián
[定位]在大腿内侧,当气冲直下2寸,大腿根部,耻骨结节的下方,长收肌的外缘。
[解剖]有内收长肌和内收短肌;有旋股内侧动、静脉的分支;布有股神经的内侧皮支,深层为闭孔神经的浅支和深支。
[主治]月经不调,赤白带下,少腹疼痛,股内侧痛,下肢挛急。
[配伍]配曲骨穴、次髎穴、三阴交穴治湿热下注之月经不调、白带多、阴门搔痒、股癣等;配肾俞穴、大赫穴命门穴、太溪穴治妇人不孕、男子不育症;配委中穴、次髎穴、膀胱俞穴治膀胱炎、膀胱结石。
[刺灸法]直刺0.8--1寸;可灸。

(12) 急脉穴 LR 12 Jí mài
[定位]在耻骨结节的外侧,当气冲外下腹股沟股动脉搏动处,前正中线旁开2.5寸。
[解剖]有阴部外动、静脉分支及腹壁下动、静脉的耻骨支,外方有股静脉;布有髂腹股沟神经,深层为闭孔神经的分支。
[主治]疝气,阴挺,****痛,少腹痛,股内侧痛。
[配伍]配大敦穴治疝气、阴挺、****痛、阳痿;配阴包穴、箕门穴、曲泉穴、足五里穴治下肢痿瘫、小儿麻痹。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13)章门穴 LR13 Zhāng mén
[定位]在侧腹部,当第11肋游离端的下方。
[解剖]有腹内、外斜肌及腹横肌;有肋间动脉末支;布有第十、十一肋间神经;右侧当肝脏下缘,左侧当脾脏下缘。
[主治]腹痛,腹胀,肠鸣,泄泻,呕吐,神疲肢倦,胸胁痛,黄疸,痞块,小儿疳积,腰脊痛。
[配伍]配足三里穴治荨麻疹、组织胺过敏症;配天枢穴、脾俞穴、中脘穴、足三里穴治肝脾不和之腹胀、痞块、胁痛、泄泻、消瘦;配肾俞穴、肝俞穴、水道穴、京门穴、阴陵泉穴、三阴交穴、阳谷穴气海穴治肝硬化腹水、肾炎。
[刺灸法]斜刺0.5--0.8寸;可灸。
[附注]脾经募穴,八会穴之脏会。

(14)期门穴 LR14 Qī mén
[定位]在胸部,当乳头直下,第6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
[解剖]有腹直肌,肋间肌;有肋间动、静脉;布有第六、七肋间神经。
[主治]胸胁胀满疼痛,呕吐,呃逆,吞酸,腹胀,泄泻,饥不欲食,胸中热,咳喘,奔豚,疟疾,伤寒热入血室。
[配伍]配大敦穴治疝气;配肝俞穴、公孙穴、中脘穴、太冲穴、内关穴治肝胆疾患、胆囊炎、胆结石及肝气郁结之胁痛、食少、乳少、胃痛、呕吐、呃逆、食不化、泄泻等。
[刺灸法]斜刺0.5--0.8寸;可灸。
[附注]肝经募穴。
  肝脏从现代医学而言,具有解毒和储藏养份的作用,并且是维持生命不可或缺的脏器之一。然而,在中医医学的领域中,肝和肾一样,担负着维持人的生命机能的重要任务。肝属木,可称之为人体的将军。将军率领着抵御外敌的军队,肩负排除体内、体外不断拢击的毒素的任务,是一个专司解毒的脏器。肝经发生异常时,身体即会呈现各种不适的症状。如:脸煞费苦色不佳、喉干、恶心等。下痢。阴部痛、腰痛。脚的第三、指痛。焦燥、缺乏决断力。肝经的经脉是由拇趾开始,和肾经、脾经交叉后往上行,经过性器而来到脐下约三寸之处。然后再由此地经过第九肘骨的前端,通过肝、胆等内脏。肝经由此继续往上行,并在眼下分为左右两条,一条直通头上的肾脉,一条绕往唇部终止。肝经在第九肋骨处虽然有一个分叉,但是和十二经脉的起始肺经相衔接。因此,又因到十二经脉的最初经脉,形成生命永远的循环通道。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87 发表于: 2012-07-27
我们通过按摩知道大脚趾头的关节背最疼,其次是小腿肚子和大腿肚子也疼。我们就重点揉大脚趾头,实际上是脚趾的上下对捏最疼。
我们按照大脚趾的五输穴来找,有7个穴位:大敦穴井穴、行间穴荧穴、太冲穴腧穴和原穴、中封穴经穴、蠡沟穴络穴、中都穴郄穴。
   这七个穴位实际上大敦穴并不疼,疼的地方在大脚趾的上面正中央,实际上有的穴位疼痛点不是真的要在附近找穴,这就是近点疗法的主要治疗疼痛的理论,眼睛疼痛在肝经,肝经有炎症所以眼睛疼,平时的拍打力道不够,念003象数疗法短暂的疏肝没有将疼痛点的多年筋血瘀揉开,所以经络打通了眼疼只是止痛,没有治疗根除,我们采取的治疗方法,要头部眼睛疼痛治疗足趾头的反射点眼穴,这就是平衡疗法,平衡疗法的关键就是头部中心肝脏、心脏病治疗四肢,四肢疼痛治疗中心,中心的部位五脏不能动有危险所以治疗章门穴在腹部很安全。上肢疼痛治疗下肢,下肢疼痛治疗上肢,左手左脚疼痛治疗右脚不疼痛的地方,右手右脚疼痛治疗左脚,对称进行治疗按摩。
   太冲穴是原穴是整个肝经最关键的穴位,两太冲和两个合谷穴可以治疗一切疾病的平衡疗法。太冲穴我们学会了视频上用力掐,从上到下掐到行间穴都不痛了,就是要达到一定的力道,否则就是按摩也不能根本治疗的疗效。
   其他的穴位不痛,只有腿肚子的内侧大都穴最疼,所以疾病不在蠡沟穴、中封穴。所以再根据腰间盘突出治疗的是臂阳关穴心包经和阳关穴在膀胱经,所以要注意腿肚子周围按照近点疗法的找真疼点的方法有双手拇指用力按压掐住一条线,找到真疼痛点就跑不掉了,这也是足的六个经络在腿肚子一圈全部打通的重点,只是拍打就会有落网的地方。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88 发表于: 2012-07-27
力道不够不能达到效果,位置不对不能达到效果,不能找的真的疼痛点不能治疗疾病,疼痛点往往会骗你,真的疼痛点就在一致的疼痛点附近一圈,我们要用一条线的方法将所有地方进行按摩,找到真疼痛点按摩不痛了。
比如右眼跳的比较厉害,右眼朦朦的厉害,说明最腿部是关键,所以再拉近的时候也是左腿疼痛的更厉害一些,治疗右眼重点在左脚和左腿,这就是平衡疗法。这就是远穴疗法,这是理论依据指导下找,经络仪检测到肝经就在肝经治疗确定目标,治疗疼痛点在大脚趾附近,在中都穴附近找穴,不能再胆经的本身穴位上很可能就是假的疼痛点不能根治疼痛,在附近全部的位置找到了疼痛点就可以真正起到效果了。
    一些穴位处方不起作用的原因,就是因为你按摩了力道没有达到内力,只是在表皮,或者你按摩的这个穴位,实际上的疼痛点不是真实的是假的,你没有将全部附近的疼痛点一排进行排查,排查到了你的力道不够,由于几十年的寒湿伤寒感冒没有驱除不是简单的按压就解决的,你必须要达到治疗效果需要达到的力道,这样才能才能彻底的揉开。
   怎样达到应该的力道呢,我们将左腿的腿肚子的中都穴进行按摩,左腿放在右腿膝盖上,可以在最推内侧膝盖内侧从上到下进行一排按摩找疼痛点,用双手拇指同时进行按压,可以加上整个身体的力量。
手掐的力量不够,你可以右手攥紧五个拳头用一排拳头的手指背来按压,你可以用中部背单个位置一排找到真的疼痛点进行按压力度比较大。
如果疼痛点不在外面肌肉而在很里面,你手指根本就不管用,你可以盘起推来有左右肘的肘尖将自己整个身体的力量按压在腿肚子上面,这样着力点不在表皮不会安排皮肤,整个渗透到里面。进行移动着按压,就会起到很好的效果。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89 发表于: 2012-07-27
阴包穴的按摩,按摩大腿肚子,找打阴包穴并不怎么疼,这说明是假疼点,要找真疼点,就在一巴掌远的附近,要用原始近点疗法按摩,我们将大腿内侧筋从上到下捏一下从膝盖一致捏到大腿腋下不太疼,我们再膝盖大腿骨头的内侧从膝盖按一遍一直到大腿腋下位置找到两个疼痛点,一个是大腿内侧上面中间位置,一个大腿根的上面部位。大腿内侧的中间从膝盖到大腿一行不疼,这样就初步定为了大腿内侧的疼痛点。
利用肘部进行按摩,右腿抬起放在左腿上按摩右大腿,有右肘尖部位按压找到真疼痛点,直接全身用力太疼,用有不平放在大腿上左右摩擦揉动进行按摩,然后换位置按摩。力道不够可以放入自己全身的力量,力度自己控制好。
换左腿放在右腿上面,左肘部放在自己左腿内侧的肌肉上,从上到下进行电压按摩找到疼痛点,疼痛比较厉害,则换肘部平放在肌肉上来回左右揉动按摩,力道不够可以利用身体的力量,力度减轻一点可以慢慢平揉左右移动,慢慢进行揉动。
因为多年的寒湿造成的经络已经从虚证到达实证,按摩起来会很疼,需要慢慢逐步将疼痛感揉开,就可以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了。
肝经主要有三个点的区域,一个是大趾头区域的太冲穴、行间大敦穴、脚趾正面疼痛从上到下揉开,一个是小腿肚子的附近中都穴附近的疼痛揉开,一个是大腿肚子附近的阴包穴揉开。
另外一个是章门穴在手贴想脸部的肘部顶尖处对应的肋间部位附近。
可以利用手指直接双手五指进行快速抖动同时按压效果较好。
描述
快速回复

您目前还是游客,请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