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403阅读
  • 197回复

悉曇梵文網' Siddham-sanskrit.com!梵文资料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190 发表于: 2011-03-01
學習梵語發音的簡易方法──近似發音法


在梵文字母中,有兩個和華語(漢語)中“噶(ㄍㄚ)”字的發音相同的字母,ka和ga ,他們一個是清輔音,一個是濁輔音,在梵文的50個基本字母中,有20個是清濁輔音互相對應的,對于我們大多數(除藏族人以外)的華人來說,初學的時候很難分清清輔音與濁輔音的區別,這是因為在華語(漢語)系統的發音中根本沒有清輔音與濁輔音的區別,而在藏語以及印歐語系的雅利安語族(梵語和巴利語同屬雅利安語族)和斯拉夫語族中,清濁輔音的互相對應的情況可以說是比比皆是,假如我們學習藏語,首先要學習30個父音,然后再學4個母音,最后再學50個藏文化的梵字(佛教密咒專用文字),30個父音中第一個字母是ka,發音和華語(漢語)中“噶(ㄍㄚ)”相同,第二個字母是kha,發音和華語(漢語)中“喀(ㄎㄚ)相同,第三個字母是ga,奇怪,ga的發音也和華語(漢語)中“噶(ㄍㄚ)相同!漢族人不明白這兩個“噶”有什么區別,而藏族人則能毫不費力的區分出它們的區別。


我們漢族人應該怎樣去區分清輔音與濁輔音的區別呢?

根據我的經驗,先采用一種“近似發音法”,用這種方法去讀梵語,過一段時間之后,就會發現自己的發音有明顯的提高,能夠很容易的區分出清輔音和濁輔音的區別!

這種“近似發音法”是:

把 ka 和 ga 都讀成“噶(ㄍㄚ)”、把 kha 和 gha 都讀成“卡(ㄎㄚ)”、把 ca 和 ja 都讀成“佳(ㄐ一ㄚ)”、把 cha 和 jha 都讀成“恰(ㄑ一ㄚ)”、把 6a 和 7a 都讀成“炸(ㄓㄚ)”、把 6ha 和 7ha 都讀成“茶(ㄔㄚ)”、把 ta 和 da 都讀成“達(ㄉㄚ)”、把 tha 和 dha 都讀成“它(ㄊㄚ)”、把 pa 和 ba 都讀成“巴(ㄅㄚ)”、把 pha 和 bha 都讀成“怕(ㄆㄚ)”、

 

ka、ga  kha、gha ca、ja   cha、jha  6a、7a  
噶 卡 佳 恰 炸
ㄍㄚ ㄎㄚ ㄐ一ㄚ ㄑ一ㄚ ㄓㄚ

 

6ha、7ha ta、da  tha、dha pa、ba pha、bha  
茶 達 它 巴 怕
ㄔㄚ ㄉㄚ ㄊㄚ ㄅㄚ ㄆㄚ

              
(說明: 6 就是 t 下面有“.”, 7 就是 d 下面有“.”。)



用這種方法去讀梵語,過一段時間之后,就會發現自己的發音會有明顯的提高,能夠很容易的區分出清輔音和濁輔音的區別!



              

            作者--高波居士(中國大陸)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191 发表于: 2011-03-01
學習及認識悉曇梵字

 

 

悉曇梵字母

 

梵文體系字母對照表

 

悉曇梵字部首筆劃

 

悉曇梵字書寫順序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192 发表于: 2011-03-01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193 发表于: 2011-03-01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194 发表于: 2011-03-01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195 发表于: 2011-03-01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196 发表于: 2011-03-01
梵语学习(字体下载加学习教程)
编辑 2008年11月16日 | 标签:
梵语学习
梵语是印度古代的文学语言和标准语言,也是印度的宗教语言。它是大约公元前两千年中期从西北带到印度来的。 Sanskrit 这个词的意思是 “ 精炼的 ” 、 “ 完美的 ” 或者是 “ 精心制作的 ” ,它最后产生出普拉克里特( Prakrit )诸语言。这些语言又产生出象下面这一些现代印度语言,如印地语、孟加拉语、马拉蒂语和古吉拉特语,以及在尼泊尔通行的尼泊尔语和在斯里兰卡通行的僧加罗语。

梵语最古老的形式是以《吠陀》命名的,叫做《吠陀》梵语。后来的叫做古典梵语,用这种语言写的著作主要是涉及非宗教问题的。在三千多年的时间里,梵语作为印度学术和研究的语言,继续处在兴旺时期,而且一直到十九世纪,用梵语写的文学作品亦未减少。由于英语作为政府的和科学的语言进行了竞争,再加上现代印度诸语言的影响日益增强,梵语从前所处的那种优越地位被减弱了不少;尽管如此,人们仍然广泛蒂学习这种语言,事实上,甚至许多印度学者还讲这种语言。

梵语是一种印欧语言,它进入印度次大陆的这件事,标志着这个非常分散的语系又增加了一个新的方面。当然,古代世界,甚至中世纪世界都不知道它起源于印欧语系,只是到了十八世纪才第一次注意到梵语跟拉丁语和希腊语之间有明显的相似之处,这样就开始了一些研究,结果发现了所有印欧语言的相互关系,这也为现代比较语言学和历史语言学奠定了基础。

梵语用一种叫 “ 天城书 ” ( Devanagari )的字母书写。考察它的起源也就是考察印度文字的发展过程。大部分印度语的字母表,都来源于一种叫做婆罗米( Bragmi )的古老手写体。大多数学者认为这种手写体起源于某种闪米特语言,大概是阿拉米语。婆罗米手写体的许多分支之一是叫做古普塔( Gupta )手写体,从四世纪到六世纪的大古普塔帝国一直采用该手写体。天城书字母是从古普塔手写体的变体 —— 七世纪出现的最早的碑文 —— 发展起来的。梵语从左至右书写,它的字母表由四十八个符号组成,其中三十四个是辅音,十四个是元音或双元音。这个字母表被看作是迄今为止最完善的文字系统之一。

字体:
http://www.kiranfont.com

课程:
http://acharya.iitm.ac.in/sanskrit/lessons/Devan/intro.html

http://www.ukindia.com/zip/zsan01.htm

学院:
http://www.samskrtam.org/

介绍:
http://www.sanskrit-sanscrito.com.ar

辞典:
http://webapps.uni-koeln.de/tamil/

图书馆:
http://sanskritlibrary.org/

http://www.samskrita-bharati.org/
http://www.americansanskrit.com
http://www.wikilib.com/wiki/%E6%A2%B5%E8%AF%AD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197 发表于: 2011-03-01
描述
快速回复

您目前还是游客,请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