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006阅读
  • 39回复

脑震荡的压码自学日记

级别: 论坛版主
— 本帖被 sunyuting1 设置为精华(2007-11-15) —
脑震荡的压码自学日记

我是“千万”法的自学者,用了近一年的时间完成了五阶段的学习。现在基本可以通读报刊,看电影(80%理解),与老外进行日常交流(书写不行,原因会在以后提到)。这种英语水平大概相当于英语国家小学或初中生的水平,要提高还需要自己努力,而且我也确切的知道应该在什么方面。但是有个问题始终困扰着我,那就是——效率。
  学过“千万”的人都知道“千万”不提倡背单词,所有的单词都是通过朗读理解,然后自然记忆的。因为我的基础比较低,在进行千万第三阶段抄写的时候偏重于朗读理解,抄写很少,导致现在大部分的单词只会读音而不会拼写,在书写是需要不时查字典。而且因为我进行的不是反复记忆单词的方式,只是在阅读的时候随时记忆,所以单词记忆的遗忘率很高。
  模仿是英语学习的不二法门,发音,语调,语感这些不是只模仿一篇两篇就可以的,我的要求是最大可能的接近native speaker,所以每篇文章模仿的次数和时间相当长,《Friends》第一季1.2两篇我就模仿了近一个星期的时间,要模仿完整个《Friends》十季的内容,相信对英语的兴趣早就丧失殆尽了。
  同样的阅读文章,小说,也需要大量的时间,所以如何提高效率就成了我面临的最大问题。
  很偶然的机会我在网上看到了压码法,因为压码法与“千万法”有很多相通之处,我当时就觉得压码是一个引领我迈向更高台阶的高效途径,并有幸与孙老师进行了一次交流,让我获益匪浅。

 
  现在从我开始学习压码已经有将近一个月的时间,自学了压码抄写,压码模仿,压码跟读和压码注音,抄写速度到了50%(感受到了瓶颈);掌握腹式呼吸朗读,可以一口气1000句;跟读可以在150%的速度双重压码;基本掌握注音的要领(非常有用)。前天跟孙老师交流了一下,人为我可以把注意力放到压码听懂方面。昨天开始写听懂的日记,希望老师多给予指导。
级别: 论坛版主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7-10-16
今天开始第九册第一课的听懂练习,准备打出来文本的时候发现打印机坏了,费了好大功夫也没有修好,影响了今天练习的时间。因为第一课的总结孙老师已经写出来了,我就不贴出来了。但是我会把自己的总结写在本子上。谈谈第一天进行的感想。
什么是听懂
我原以为听懂就是理解整篇课文的意思,后来发现不仅如此,还要能够回忆起整篇课文,完全吸收,达到为我所用的目的。这正是我需要的。因为我完成的千万练习,所以其实是我可以理解大部分的原版电影,电视节目的。注意我这里说的是理解,就是明白大概的意思,但是不能够准确的翻译,看文章也是如此。看一遍或者听一遍能过明白意思,这一点我是基本可以做到的,除非一句话里面有两个以上的关键单词不认识。只不过是因为我的词汇量偏低,所以这样的情况经常遇到罢了,这样的情况解决办法就是查字典或者干脆猜。虽然我能明白课文或者电影的意思,也可以当时朗读或者模仿的有模有样,可是很快就会忘记,无论是单词还是句式,到用的时候都不知跑到哪里去了。这点确实困扰着我。现在终于知道是因为没有完全的吸收,消化,完全变成自己的东西。
如何实现听懂
听懂的感觉说起来很模糊,我现在只能有个大概的感觉,觉得应该是这个方向。应该像是千万法的各个阶段那样,当你完成的时候,你会确切的感觉到你完成了。
我今天听的时候在回想的时候刻意带上了复述的感觉,像是你在讲故事或者叙述一样,这个方法千万中大量的应用到,孙老师在帖子中也提到过。我个人的感觉复述时的“存在感”是提高口语的良方。
在后面几次练习中我发现在回想时加上图像应该可以加强语音和句式的记忆。
比如我在回想“And he's too young to play baseball”时脑中出现的是一个小孩在一个滚动的篮球旁边来回的爬,可以想象出小孩的表情,篮球的运动,场地,我也可以在现场,对朋友说这句话“And he's too young to play baseball”
“Couldn't you just go to bed earlier?”脑中出现的是那个女女的深夜还在上网,我于是向她大吼“Couldn't you just go to bed earlier?”,于是语气和表情就出来了。
所有的对话都是可以出现图像的,提高想象力就可以了,这有点像记忆法里面的图像和联想记忆。我在完成千万第三阶段以后看文章也大部分是这样,脑子里面出现的是画面。文字其实扫的很快,就像我们以前看武侠小说,打斗的部分都是扫得很快,脑子里都是各种招式。

其他
今天练习的时候进行了跟读,不知道这时跟读是不是合适,但是明显感觉那几个导语的长句子需要加快朗读的速度,有时候嘴还真有点跟不上,缺少练习。
“利用英语思维造句口头作文压码”这个应该是更高级一点的听懂阶段,现在还在摸索。
级别: 新手上路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7-10-16
谢谢你的成功经验
我会仔细研读的
/fly不曾放弃
级别: 论坛版主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07-10-16
打印机的问题依然没解决,手上的文本打不出来,受到一些困扰。
发现听懂绝不容易,按照听懂的要求,我试着看着文本提前一句回想语音,然后与磁带里的语音对应,最后在心中再回想一遍,有点手忙脚乱,跟不上节奏。提前回想大部分时候回忆不起语音的语调,节奏还可以。
我希望自己每一课都做到说出无限接近磁带语调和节奏的语音,于是又用注音注了前部分的文本,发现确实不是个简单的事情。
我有个问题,惟妙惟肖的模仿是为了交流的时候最大限度的语音语调方面接近native speaker。但是如果你经常跟老外交流过你就会发现,大部分的时间他们并不像磁带里面那样说话,就像你观看中央四套教老外说普通话的节目一样,你会发现他们说话很奇怪,完全不像生活对话。解决这个问题就只能是生活在外国环境下吗?不然怎么样,模仿类似于千万“听说大突破”那样的磁带,注音?但是语音语调相对是自由的,环境,心情,方言,说话的习惯,都会有不同的语调,普通话中国人每人说出来也是不同的感觉的。
级别: 论坛版主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07-10-16
共同努力吧 飞得更高
另外,谁有美国你好高级篇的文本,从第四课到十二课,论坛里的下载不了,抄写一直用的前三册,很枯燥。
级别: 新手上路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07-10-16
/fly不曾放弃
级别: 论坛版主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07-10-16
谢了。我那该死的联通把这里的BT端口封掉了,连不上BT。我试试。
级别: 论坛版主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07-10-19
这两天并没有写日记,除了自己的琐事之外,主要的原因是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了难题,或者说感受到了挫折。
我想大多数人在学习中都会遇到过类似的情况:突然有几天你对学习丧失了感觉,感到自己没什么进步,感觉急躁,无所适从,根本学不进你去。我在进行前往第三阶段的时候每隔一个星期都会发作一次,挫败感和迷茫感让你信心殆尽,怀疑你所经历过的一切。我只能说感觉糟透了!
但同时,我又要说,凭我的经验,这种跌到谷底的挫败往往预示着有一个高峰的到来!
而且,你唯一能做的和应该做的就是——坚持!

让我深受“打击”的是我进行的听懂。这三天我只进行了第九课第一册的练习,一直难以突破。压码,回想,看文本;前压码,看文本,回想;压码,不看文本,回想,多重压码;甚至跟读。这些我都可以做到,但就是没找到听懂的感觉。我明确的知道,压码听懂不是这样,但是对应该是怎样的状态很模糊。另外,每个句子的语音的记忆很吃力,可以容易的跟着前面的声音回想,但是到自己检验而提前压码的时候,节奏(长句)和语调又显得很陌生。随之而来的是失去了耐心,变得急躁,几乎听不下一篇练习了。
  昨天下午为了签证的问题帮我妹妹打电话给某国使馆的签证官,发现自己的口语的组织能力有些退化了,当然这和我回国后很少跟外国人交流有关,另外一个原因是其实自己的口语不够formal,日常的口语跟面对签证官那样的面试还是有差别的。还有发现自己的词汇量实在是少,关于签证方面的语言都是从网上找来临时学的。就像我说的,很多单词会说不会拼,就连上面那个formal,之前我也拼成了formol,原因就在{a}和{o}这两个音。在{l}后面,这两个是不太容易分清的。
更有逻辑性和深度的口语语言和更多的词汇量一直是我当前的学习要点。后者可以通过很多方面习得(背单词除外),前者的问题却一直困扰着我。如果你去了国外你会发现“千万法”的老郑说的不错:在国外生活一年和生活三年甚至十年的人的口语水平几乎是相当的(大部分的留学生的状态也差不多如此)。口语说来其实是简单的,因为你要向对方表达你的意思的时候不光可以是只说句子或者单词,还可以通过你的眼神,动作,表情来传达。当掌握了最基本的语言和沟通方式的时候,大多数人不会选择更正式,更多样,更复杂,更具有感情色彩的表达方式。就像一个三四岁的孩子,他说的每句话无论是家长还是他的幼儿园的小朋友都可以明白意思,但在语言的组织性和逻辑性以及丰富性上,谁都可以分辨出小孩子成年人的差别。
我现在的英文水平就像一个孩子,需要更好的发展组织性,逻辑性以及语言的深度。无需质疑的是只要经过学习,这些能力是可以获得的。问题在于——如何获得。Native speaker孩子在自然的环境中成长: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像我这样的成年孩子,如何在自己的母语环境下学习英语,而且要尽快的上完高中呢?环境问题一直是许多学英语的朋友抱怨的。其实,差别不是很大的。除非你去一个母语国家上初中或高中,那么你以后基本上是一个native speaker。要达到和母语人士简单对话的自由交流在国内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我一直希望找到一种方法高效的提高自己的口语能力,除了找到一个外国女朋友之外,聊天室似乎是大家的一致选择,可惜并不完全是这样。虽然聊天室里每天都有固定的话题,在线的人很多,但水平参差不齐。绝大多数人都是想练练口语的学习者,但我们“中国英语”的表达方式与英语的表达方式是有很多不同的,过不久你就会发现,你的口语水平也只是基于简单的中国式对话,无数次的重复你从哪里来,做什么工作,有什么兴趣,然后再问对方一样的问题。碰到一些水平高的可以给你一些帮助,但那是有限的。
我回顾了自己的学习经历和与老外交流的过程,发现我其实拥有的只是一些“句子的碎片”,因为是碎片,所以它们相互之间并没有联系,使用它们的时候在脑中的检索就很困难,感觉自己说不出什么话。缺少的,就是系统性。不是句子的系统性,而是英语思维的系统性。英语思维将这些句子碎片的整合,形成的就是英语体系。
英语思维的喷薄而出绝不是疯狂英语式的无意识重复和无目的的自言自语可以形成的。如果你试着用英语描述或者思考一个主题,你会发现思维会扩散性的快速跳跃,很难用一条主要思路去控制你的思维。因为缺少引导,围绕一个主题的诱发性的引导。这问题一个有经验的英文老师可以有效的解决,但很明显绝大多数人并不拥有随时随地,发音纯正,循循善诱的外教。
而压码听懂为我找到了所有这些的解决途径:压码记忆语音,一个句子,一段话,进而是整篇文章。在理解的基础上用语音记住了一篇文章,这还不算是完全完成。在此基础上,压码回想自由输入,进行英语句子的替换,拓展,延伸。文章就变成了一个主题框架,你可以对原有的句子进行替换,延伸,让他变得复杂或简单,变成你的句子,你的话。因为《你好美国》的练习采用的是对话式,你就可以在问答的情况下对句子予以回应或提出问题,起到了绝好的引导作用,你也实际上是在进行自我的口头对话,这不同于自言自语,因为你有明确的主题内容和基本的句子形式,加上磁带的引导,思维的拓展可以提高得很快。然后你可以用笔写下或者录音你的思维的过程,因为进行口语对话的时候,英语思维才是最为活跃的时候。

今天打印出来孙老师关于听懂的所有文章仔细学习,发现对于我所面对的问题,其实文章里面早就有解答了,自己理解的不到位,看得不够详细罢了。寥寥数笔,不足详表。体会留待以后慢慢写出来吧。
级别: 新手上路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07-10-19
脑震荡
你在群里什么名字我加你
/fly不曾放弃
级别: 论坛版主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07-10-20
震荡 兄之文字体会也正是说出了学习语言的真谛.不是一般体会.
描述
快速回复

您目前还是游客,请 登录注册